前言
“3D 打印”是一个让人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许多朋友可能很早就听说过这一名词,也知道3D 打印机是一种神奇的设备,但却对其详情知之甚少。3D打印其实不是一门新技术,它在工业应用领域已经默默地奉献了近30年,而在过去它更多地被称为“快速成型技术”。
2012 年,英国著名的财经杂志《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一篇关于第三次工业革命(The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的封面文章打破了行业以往的沉寂。得益于开源硬件的进步与英国高校实验室团队的无私贡献,桌面级的开源3D 打印机在这次新浪潮中扮演了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桌面级的个人3D 打印机也因此开始走入了设计师与极客们的家庭。
新的3D 打印浪潮影响覆盖甚广,无论在报刊杂志、网络媒体还是电影电视剧里都能看到3D 打印机的身影,无数关于3D 打印的网站论坛也陆续出现,3D打印突然间聚焦了无数人的眼球,成了科技同行茶余饭后争相讨论的话题,3D打印为我们带来了改变世界的新机遇与新浪潮。
3D 打印技术的发展把商品生产推向多元化、个性化,假如我们大胆假设未来,也许不难想象商品实体店将不复存在,网购的形式也将与现在大不相同,物流环节将被信息网络取缔,因为商品的实物将会直接从家里的3D 打印机中生产出来。
近年来传统互联网行业的竞争愈演愈烈,投资人已经逐步将视线移出互联网行业,而随着一批硬件初创公司的兴起,投资的关注焦点也逐渐从互联网转向硬件行业。
又随着DIY 创客文化的日渐兴起,互联网行业独占鳌头获得投资人青睐的局面将逐渐被打破。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易于管理的利基硬件产品开始出现,以及更多快速成型和低成本的硬件建造开始变得普遍。开源模式和基于长尾的制造业也开始为硬件公司吸引到更多的投资。此外,众包方案和基于硬件产品的创业孵化器(比如Lemnos Labs、Bolt、HAXLR8R 和PCH Accelerator)的兴起也增加了硬件公司获得投资的机会。
风险与机遇永远并存,能被称为企业家的正是那些敢于面对风险善于发现机遇的冒险家们,正当我们还在远大的前景和曲折的道路之间徘徊而犹豫不决的时候,他们早已走远。
3D 打印行业正从原来的高度专业化逐渐走向大众化,在这一过程中正催生着无数创业致富、实现理想的机会,在这样的机遇面前你会错过吗?
本书的特色
内容全面:本书从多个角度实现对3D 打印行业现状的剖析。案例丰富:笔者为大家精心筛选了丰富的高质量3D 打印行业应用案例。平易近人:本书科普味甚浓,别具趣味,行文浅显易懂,适合大众读者。
本书章节安排
以往人们主要通过网络了解3D 打印技术,以3D 打印为主题的网站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网络上的材料相对零碎,许多对3D 打印感兴趣的网友或有意涉足3D 打印创业的朋友因此感到无比迷惘,他们需要一套全方位介绍3D 打印技术及3D 打印行业应用的入门读物以作参考,就这样笔者开始了本书的写作。
本书共有5 章内容, 分别从3D 打印的发展历程与基础技术简介、3D打印行业应用案例分析、3D打印设备介绍、3D打印领域创业机遇和3D 打印行业趋势浅析等方面对3D 打印技术发展现状进行全面的讨论。
第1 章,3D打印的前世今生,主要为读者介绍3D 打印技术的由来。
第2 章,3D打印的行业应用,主要为读者介绍3D 打印技术行业应用的现状,为读者提供多个领域的3D 应用案例。
第3 章,改变未来的炫酷机器,主要为读者介绍一些具有非凡影响力的3D 打印设备及周边设备。
第4 章,3D打印的创业与机遇,主要为读者分析3D 打印行业现状与市场需求。
第5 章,奇思妙想——畅谈3D 打印的未来,这章主要是广开思路围绕3D 打印行业一些的热点话题展开讨论。
附录,问答知乎。本书附录主要用于收录笔者在知乎上关于3D 打印的答疑解惑,其中问题涵盖了3D 打印技术的原理浅析、3D打印技术应用领域、3D打印行业的相关前景等,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
致谢
本书的写作历程虽然只有短短两个月,但前期的资料搜集与材料整理却接近两年时间。感谢陈健恒、崔恩熙、李嘉洁、王嘉胜等热心同学为我们翻译了大量的外文资料。感谢杭州铭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金华市闪铸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太尔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上拓科技有限公司、杭州造物科技有限公司、乐享3D、Come3D等行业顾问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一手资讯。感谢36 印网、3DONE、iCader 等合作媒体。此外,我们对在本书写作期间给予过我们帮助的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特别鸣谢向我们授权插图与文本内容的国内外媒体,其中包括odd、dshape、mataerial、ericvanstraaten、杭州铭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原物设计——PRODUCT、nanoscribe、非凡士机器人、epmmagazine等。
本书素材大多源自翻译的外文资料和我们的采访文稿,尽管我们对书稿进行了多次审校,但由于水平所限,难免有不足甚至错误之处,望请广大读者见谅。
本书由郭少豪、吕振组织编写,同时参与编写的还有林家昌、刘林建、孟富贵、孙雪明、王世平、文明、徐增年、银森骑、张家磊、周伟杰、朱玲、郭丽、顼宇峰、于浩、赵桂芹、杨明、陈娜、刘志群、张宇、刘桂珍、张金霞,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郭少豪 吕振2013 年8 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