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3D打印机械外骨骼加持,3.2亿播放量成就欧豪最潮MV

3D打印动态
2018
05/28
15:54
分享
评论
今天,3D打印技术正在和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汽车、快消、制造、教育等行业发生着光与电的连锁反应,对于增材制造这个大门类,工艺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应用当然也包括时尚和艺术,每一年全世界的时尚圈都会和3D打印结合做几个大秀,许多明星艺人和新科技结合的越来越频繁,去年年底范冰冰范爷也穿上了3D打印的裙子参加活动,科技和时尚加持,直接送上当天热搜排行,而这条裙子的设计师来自荷兰的Iris van Herpen。2016年,澳大利亚摇滚歌星Dan Sultan刚刚发布了他的最新单曲《Magnetic》,利用了3D打印技术创作了MV。
微信截图_20180528152301.png

3D打印+艺术家+明星=320.000.000播放量不过,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案例发生在2015年,通过跨界的合作融合3D打印+明星+科幻等多种元素,腾讯视频播放量3.2亿,期间艺人贡献流量,而艺术家贡献新的看点及话题。



微信截图_20180528152306.png 微信截图_20180528152311.png 微信截图_20180528152318.png

DBS创始人、拥有艺术家设计师多重身份的刘泳岐为欧豪定制可穿戴机械外骨骼,与欧豪《Rims》这首带有hiphop旋律的音乐成为当年最潮最酷的艺术表现。MV展现了都市现代人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个性生活。

最潮音乐MV和3D打印技术的碰撞
微信截图_20180528152341.png
第一,艺术家是如何打造艺人欧豪身穿的机械外骨骼设定,这套机械外骨骼经过三维设计,整套装备80%的零件经过数十台FDM 3D打印机不分昼夜的打印了上百组零件,然后进行精工装配,呈现了未来战士的先锋科技感;
微信截图_20180528152346.png
第二,音乐人也是华语歌坛的90后重磅艺人欧豪,为了拍摄这个MV身穿机械外骨骼高空吊威亚超过10个小时,真心是拼了;

微信截图_20180528152355.png
第三,在赛博朋克的世界观中,呈现出的艺术风格更加硬朗冷酷,将设计、科技、机械、控制、节奏进行了完美的融合,与以往3D打印在时尚圈结合完全不同,我们在MV中得到了更多的话题性,随着节奏和视觉沉浸在一个虚拟世界;

微信截图_20180528152401.png
第四,把这个MV当做一个项目来看,它创作的时间是在2015年,3D打印行业应该没有太多人关注到这个项目,而欧豪穿的这套机械外骨骼的零件,大部分由FDM 3D打印机制作完成,在没做任何表面处理的情况下毫无粗糙感和违和感,这需要对FDM技术有非常好的理解才可以发挥到很极致。

微信截图_20180528152423.png
第五,MV播放量达到了惊人的3.2亿,碾压国内外3D打印应用的关注。

对话“机械思维”艺术家刘泳岐

今天,我把这个故事翻出来,采访了这首MV从开始到结束全程参与的艺术家刘泳岐,看他是如何理解当时的经历?

问:这个mv和3D打印结合的案例是什么时候做的,从开始到结束总共用了多久时间?

泳岐:说来话长,这是好久以前的一件事了,从策展人开始找到我聊展览的计划算应该是2015年初甚至更早,展览opening是在2015年12月17日,我到现在还留着那张海报。

问:这个项目是怎么开始的?

泳岐:这让我想起了姜文的一步之遥,因为当时我还没有那么多3D打印机,但是随着我与策展人游尚尚一次又一次碰撞着想法,沟通战线拉的很长,慢慢的我对制作的把握其实越来越大了。

问:你在这个项目中具体做了哪些事情?

泳岐:我出拍摄场地,前几个镜头都是在我工作室,我出设计,我出制作,剧组后勤一些工作也帮了不少忙。

问:你是怎么理解3D打印在艺术创作中的意义和价值?

泳岐:我从2012年买的第一台3D打印机,木头壳儿那种,好像叫闪铸吧,使用期间对我启发很多……而展览当时是2015年,3D打印不温不火,行业里面新技术出来不少,但是行业外对3D打印仍然蒙上一层面纱,我甚至觉得今天,行业外仍然对3D打印理解甚少,所以3d打印对于艺术或者设计上的价值自然是大,搞不懂那帮人为什么不去使用。

问:对3D打印和设计的理解是什么?

泳岐:关于3D打印设计,先闲聊一下设计吧,design这个词很多人说是包豪斯定义的,不管是谁定义,设计其实就是在那个背景应运而生,而工业革命和两次世界大战的大时代命运,人们不得不加快生产效率,设计是一种迫切的目的,所以引发新一轮的工具和材料的变革,人们发明各种设备在各种行业里从事更快更“好”的生产,所以设计一开始就是目的为先不是理念为先。而3D打印算是一个新的工具的发明,如何使用它的经验方法就是3D打印设计,3D打印的料性、特征、机理、以及效率等因素需要不断洗刷从前的工业设备及材料认识,所以3D打印一定会帮助更多设计师,同时也会破坏一定的平衡,比如我经常会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传统行业是该保留还是该灭亡。

问:你认为这个项目完成后,有哪些收获?有哪些亮点?

泳岐:渡劫呗,工作量超出了我的预期很多,我把项目评估简单了,但是经过这次以后,我判断力越来越准了,那个时候拼的是体力和精神,但是我完成了。遗憾也是蛮多,随着时间推移留下来最宝贵的是经验吧。亮点嘛,我没从这个角度考虑过,毕竟不能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我还是很欣赏当年我的勇气,居然用基础的FDM技术拍这个量级的艺人mv,很草率,但是导演组和制片也没觉得有啥不妥,换成现在的我不会再那么冒险了。

问:还和哪些明星、艺术家有过哪些合作?

泳岐:我后面的确认识了更多中国顶尖的艺术家和艺人,但是我了解他们的习性和工作属性,在这里我不便透露太多幕后工作,天娱这个展览我不在幕后在面儿上,所以勉强刷刷流量,谢谢!

最享受的是过程
微信截图_20180528152428.png
前期与制作团队一轮又一轮的沟通碰撞
微信截图_20180528152433.png
泳岐与欧豪在讨论设计方案
微信截图_20180528152438.png
花了大量的时间在机械外骨骼的设计迭代和制作商

微信截图_20180528152443.png

3D打印技术是快速迭代最好的验证工具之一
微信截图_20180528152449.png

微信截图_20180528152454.png

当时就是靠这些并联臂FDM桌面3D打印机来完成整个项目
微信截图_20180528152459.png

微信截图_20180528152504.png

微信截图_20180528152509.png
这套来自德国的微型机床在制作中同样发挥重要作用,在泳岐看来,3D打印并非万能,需要结合不同工具和工艺才能发挥更大价值

微信截图_20180528152515.png
泳岐的制作团队经常在公司加班中度过

微信截图_20180528152520.png
打印了数百个零件来验证和制作机械外骨骼
微信截图_20180528152525.png


3D打印的零件拼起来的外骨骼局部,进行电控测试
微信截图_20180528152543.png

微信截图_20180528152539.png

微信截图_20180528152530.png


微信截图_20180528152534.png

微信截图_20180528152548.png


微信截图_20180528152553.png



经过局部的组装和测试,最后进行整体拼装测试
微信截图_20180528152558.png

微信截图_20180528152603.png

通过蓝牙模块向机器人发送指令测试(上)
整个制作团队加班餐(下)
微信截图_20180528152607.png


不分昼夜的大量测试

微信截图_20180528152612.png

终于可以穿在欧豪身上进行测试了

微信截图_20180528152616.png

MV拍摄现场


认识艺术家刘泳岐

微信截图_20180528152621.png
在周围很多人看来,他是一个将3D打印机玩到登峰造极的设计师、艺术家,无论哪个称呼,他仍在坚持他的原创艺术,过去多年积累了整个制造业的供应链经验。可以说,过去几年,他游走在艺术、设计、机械、控制、工业制造、供应链、技术、材料各个细分学科之间,做了大量的实验工作。
微信截图_20180528152627.png
他从小就喜欢看美国科幻电影,痴迷于电影里的机器人和机械,拆了并组装了家中所有能拆的东西后,这种“机械情结”日益深刻。他的也在不断地学习中变得更加成熟缜密,并积极大胆地用“机械思维”来探究跨界艺术的形式。
微信截图_20180528152632.png
2009年刘泳岐从中央美术学院公共艺术系毕业后,跨界进入中国科学院,研究新型材料与创作手法。刘泳岐坚定地认为:“未知并不代表障碍,技术更像一门外语,沟通让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同时去开启一个世界”。在中科院期间,刘泳岐吸收了机械学、数学、工程学、材料学等多元学科的相关知识,成为中国最早一批接触3D打印技术的人。并将3D打印技术与艺术创作和机械仿生的融合,制作出了多个仿生机械艺术装置。
微信截图_20180528152646.png

多年“机械思维”的理论和实践赋予他艺术创作中敏锐的洞察力,2015年刘泳岐被邀请参加天娱传媒举办的”明日派对”展览。将机械仿生和未来科技与跨界艺人李宇春、欧豪合作,传达艺术、娱乐与未来科技跨界合作的全新世界观。

微信截图_20180528152703.png
2016年被邀参加北京国际设计周,刘泳岐将多年在研究“机械思维”方法论与“机械思维”下创作的作品“羽YU”永动仪带到展览现场,吸引了无数媒体的关注。如今,这款作品限量100套在drivepro全国14家门店同步销售,让我们一起收藏岁月沉淀之美。

微信截图_20180528152708.png
近期,在“羽YU”限量量产之后,第一款“大羽”将在2018北京科技大学首届人工智能与创新设计展览上,并将做《3D打印与智能制造》的主题分享,作为北京科技大学特聘副教授,刘泳岐在艺术创作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对技术、材料的理解通过教学分享薪火传递。

来源: 活字印刷





上一篇:俄罗斯下一代Mi-171A2直升机使用3D打印和拓扑优化技术
下一篇:50人免费领到PolyMax™ PLA 后,评价如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动3D打印

关注南极熊

通知

联系QQ/微信9:00-16:00

392908259

南极熊3D打印网

致力于推动3D打印产业发展

Copyright © 2024 南极熊 By 3D打印 ( 京ICP备1404241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351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