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市场滞后
“这将是比互联网更大的事情。”《连线》(WIRED)杂志前主编Chris Anderson这样评价3D打印技术。2001年互联网兴起,2007年触屏手机诞生,都没能让这位时代的先行者选择离开WIRED,然而3D打印的到来却让他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这轮“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中。目前,他投资经营的3D打印公司已经获得了5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计划通过3D打印技术,制造并售卖无人驾驶的“飞行机器人”。
根据美国消费者电子协会发布的最新年度报告,2012年,全球3D打印市场(包括相关材料)规模为21亿美元,这一数字比2011年增长了4亿美元,涨幅达到25.53%。目前,由3D打印机直接打印的产品成品率已经达到20%,主要应用于产品设计、快速模具制造等领域,其中,电子消费品、机动车、牙科领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更重要的是,随着汽车、航空航天、医疗保健等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3D打印的市场规模保守估计在2017年将超过50亿美元。
虽然外界对3D打印大多持有乐观的态度,但事实却有些尴尬。据相关统计数据,去年全年,全球3D打印全行业销售量只有4.2万台,其中2万台还是由3D打印机生产巨头美国Stratasys一家售出。市场培育严重滞后是3D打印商业化的一大窘境。
目前,Materialise在国内的客户主要集中在汽车和医疗两大行业。前者主要将3D打印应用于概念车、前期设计造模等方面,而对于医疗领域来说,则集中在助听器生产、医疗研究、临床诊断、手术实验方案设计等环节。
出路:从材料到解决方案提供者
人们有关3D打印的想象总是非常神奇而美好。在电影《碟中谍4》中,阿汤哥在旅店房间里利用小型3D打印设备就能迅速打印出对方的面具模型。然而,限制如此“美梦成真”的到底是什么?
是材料!华中科技大学快速成型领域教授王运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在3D打印在消费级领域打不开,关键不是设备价格过高或是成本价格的限制,而是打印材料有限。“虽然目前国外已经能够打印出一整块牛排来,但3D打印的可选材料还是非常有限,仅限于树脂等个别材料,对于塑料、金属、玻璃、布料、矿石等还不能实现。”
那是否还有别的方法在这个蓝海市场中率先获得商业价值呢?Materialise的答案是,避开打印机和材料本身,从硬件转向软件,通过为3D打印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获得收益。
与其说Materialise是一家卖3D打印产品的公司,还不如将其理解为一家“卖软件”的公司。Materialise在全球拥有75台3D打印机,能够按照客户的需求打印定制3D产品,而在中国,Materialise目前还没有实体打印机,琴恩为客户提供的更多是打印方案的设计,或是3D设计的技术支持。
“3D打印的耗材、机器的占用时间等都是打印过程中的成本,简单来说,我们通过软件为客户设计进行计算,用尽量少的材料和尽量短的时间打印出优质的产品。同时,如果设计师和客户对于所需的产品不能很好地理解和表达,我们可以通过技术和软件手段,将2D的图像转换成3D模型,随后通过打印机实现。”就好像微软提供的是PC电脑解决方案一样,Materialise提供的是3D打印的系统解决方案。
从Materialise进入中国的这8年来看,每年20%的业务增长让琴恩感到很宽心,“毕竟对于一家欧洲企业来说,这个数字还是很令人振奋的。”
然而对于中国市场,琴恩表示还需要时间积累和培育。目前,国内3D打印行业更多的依然是3D打印机生产商和材料供应商,对于类似Materialise这样的软件提供商,似乎还不多。
|
上一篇:3D打印改变世界 by Harry刘崇德【演讲】下一篇:受3D打印冲击,有些工种会消失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