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3D打印火了这么久,能从中赚取的有多少?几十万、上百万的设备利润高,但研发有门槛;一万上下的“桌面级”看着好玩,但市场有限——中国哪有那么多创客?买上几台设备来外包做服务吧,有人说这个更赚钱!
来源:i黑马 作者:邓超
有人吐槽中国的3D打印仅仅热闹在科技博客和创客圈,对产业的影响仍然是“欲说还休”,不过从黑马哥近日了解到的一些数据来看,事实并非如此。在2012年,杭州先临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3D打印服务方面拿到了1000多万的销售额,而无锡一家3D打印服务中心则收入4000万,北京上拓科技有限公司卖了2000多万的设备,他们还另有1000多万的服务收入,与先临三维同城的杭州铭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去年虽然只有9个人,但也有400多万的销售。
这些赚产业钱的公司已经不仅仅属于“小而美”的范畴,但缺乏亿元案子的行业仍然不能算作大。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执行长罗军曾表示,3D打印的概念虽然热闹,但大多数企业还持观望态度,并不愿意投入几百、上千万去采购设备,“技术如何与市场用户结合起来,是3D打印技术产业化的关键”。罗军认为,先做加工服务,待市场被真正教育到一定程度后,再着力做设备销售,应当是该行业健康发展的一条可行之路。
“卖服务比卖设备赚钱!”——在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大会上,先临三维副总经理赵东来这样告诉黑马哥。这家成立于2004年,从事三维数字化技术解决方案的公司,去年有7000万的销售额,其中有1000万来自3D打印服务,而这只是其近年刚开展的业务。公司面向个人的的3D打印照相服务也吸引了很多创业者加盟,在大会现场录制的央视《对话》节目,甚至还拿他们的产品来暖场。
3D打印热闹起来以后,一直有冷眼派认为用这种技术做模型、模具,成本上比不过手板,精细度又不及雕刻机。对此,赵东来回应,做立体雕刻比较成熟的5轴雕刻机售价上百万,其优势在于加工金属材料,做一个数据包(类比于3D建模)都需要3000元,工业级的3D打印设备同样可以达到雕刻机的精度。
怎样“挑战”手板?赵东来更有心得。他表示要跟客户充分沟通,制定详细的解决方案,根据对方的需求来选定精度和材料,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控制成本。“我们可以只打印手板难以加工好的曲面,剩下的部分都用传统工艺”,“根据每个部位的功能不同,可以用多种材料组合:金属+尼龙+ABS,不一定都要贵的材料”。他认为手板对工人的技艺、经验要求高,而且不能保证一次性成功,“做十个甚至有五个不成”,但3D打印可以多台同时操作,品质、速度都能得到保证。
比起先临三维,杭州铭展是做3D打印服务起家,而且最初面向个人,做得东西还很有趣——魔兽世界游戏角色打印。创始人金涛认为市面上虽能买到网游玩具,但每个玩家在游戏里都有自己的装备、造型,而个性化、少量加工正是3D打印的优势,因此便做上了这份生意。当时他采用了打印石膏材料的工业级设备,12厘米的模型大约收费四、五百元。比较便利地是,3D数据可以直接从游戏中导出,简单处理后便可使用,在2010年那一年间他们一共卖了三四百个,不过金涛表示国外类似的公司一年可以卖十万个,“通过游戏官方推广”。
有从业者告诉黑马哥,这种玩法实际对游戏公司及运营方造成了侵权。2010年底金涛停掉了这份业务,他认为市场还不成熟,而版权问题也是其中一个原因。现在看来金涛当时的价格还算是便宜,在北京上拓和西安非凡士两家3D打印照相馆中,打印一个10厘米高的石膏人像均需要1500元左右,当然这其中还包括扫描、建模等费用。
顾忌于“WOW玩偶”的掣肘,金涛在2010年也开始其他的3D打印服务,主要是面向工厂、研究机构、设计公司进行研发的验证,当年这块业务整体收入有几十万。两年来,其服务业务的营收增长不大,去年达到80万,客户类别也基本稳定。去年金涛告诉黑马哥,做服务的毛利可以达到40%~50%(比做代理要高),今年他仍然认可这个数字。
虽然公司草创时只有几十万的销售,但铭展当年即实现赢利,虽然其现在设备销售收入是服务的4倍,但金涛表示从长远看来,服务是公司的发展重点,这正如打印机和打印店的关系,快速成型服务是刚需,而设备却并非人人必备,“现在设备赚钱是因为市场刚刚起步”。
赵东来的一句话令黑马哥印象深刻:“材料问题在理论上是3D打印发展的瓶颈,但产业上我们都是有什么材料做什么事,市场空间同样有。”为了提供3D打印服务,先临三维采购了20多台进口设备,再加上自己研发的FDM桌面设备,可谓配备齐全、涵盖面广。不过,金涛对此的建议是,如果创业者资金有限,不必购置太多机器,根据自己的资源、领域,定位于一个细分领域就行,如医疗、建筑设计等,他最初也只有两台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