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上海正处在成为西太平洋一个顶级都市的进程中。”美国国际商务理事会中国委员会联合主席费达对[url]上海[/url]的这句评价,或许出自他对美中两国大都市发展的对比。随着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总部落户上海,以及去年成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舆论认为,上海将大大提升中国在国际金融事务中的话语权,而且有望引领中国的新一轮改革大潮。
超过2400万人口的上海有着“多重身份”,对内成为“中国经济改革的标志”,对外是“能链接全球的中心”。“金砖国家”概念提出者吉姆·奥尼尔客观地认为,受限于中国仍在崛起中这个事实,与纽约或伦敦相比,上海仍然“非常中国”,但更加国际化又是上海未来的发展趋势。
金砖银行总部助上海华丽转身
金砖银行总部设在上海,无论是合作伙伴还是“竞争对手”都心悦诚服。俄罗斯《莫斯科共青团报》分析说,金砖银行总部设在上海,首要原因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超过印度新德里、俄罗斯莫斯科、南非约翰内斯堡等城市。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副主席萨米尔·萨兰17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上海无疑是最适合做金砖银行总部的城市,即便是印度的孟买也稍逊一筹,从基础建设条件来看,孟买和上海还相差很远。作为金砖银行总部,上海务必承担起更大的责任,通过软件和硬件的提升来方便国际金融人士更频繁地往来。萨兰表示,对上海来说,金砖银行总部只是其迈向国际金融中心路上的一小步,上海还需要更多的国际大型商业银行在此设立总部,以真正确立起国际金融城的地位。
“金砖银行落户上海,这是上海第一次迎来一个‘重量级’国际机构总部的选址,预示着上海的金融服务将与全球标准接轨。”印度《展望》杂志的文章这样写道。认为金砖银行将受益于上海繁荣的商业活动,而金砖国家之间不断增加的业务关系将为上海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奠定坚实基础。
日本电视台评论称,观察中国政府的行动,上海未来很可能取代香港成为亚洲的金融、贸易和服务中心。在西方国家的舆论中,金砖银行的建立不仅给上海赋予了新的经济和金融使命,更为重要的是,还赋予了它“应对西方霸权”的政治使命。法国《回声报》评论说,金砖银行将总部设在上海,“意味着这些新兴国家为应对西方霸权奠定了新的金融构架”。法国《世界报》在以“厌倦西方控制,金砖国家启动自己的开发银行”为题的文章中发问:“金砖国家在巴西福塔莱萨的峰会,是否打开了世界经济治理的一个新篇章?”科法斯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伊芙·芝罗托夫斯基认为,“这些国家试图建立由西方国家控制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备选体系”。可以想见,在“世界经济治理新篇章”和“备选体系”中,上海将迎来的机遇有多大。
“金砖国家”概念提出者、高盛集团前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更看重的是上海如何才能更加国际化。奥尼尔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我差不多去过北京40次,虽然上海只有5次,但上海的发展和变化令我感到欣喜。”奥尼尔认为,与纽约或伦敦相比,上海仍然“非常中国”,受限于中国仍在崛起中这个事实。他希望上海能拥有更加国际化的文化和人才,特别是金砖银行正式运营后,能吸引更多金砖国家的人才,以及其他发达国家的人才。奥尼尔还说:“空气污染也是一个问题,但我相信上海能解决好,因为包括伦敦在内的很多国际大都市在早期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类似问题。”对于金砖银行总部落户上海,新加坡《联合早报》18日援引相关学者的话说,上海当前要解决人才、服务和商业环境这三大问题,让法治也跟上国际化的脚步。
曾被称为“东方巴黎”的上海,对法国企业家的吸引力超过中国内地任何一座城市。巴黎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金融学)教授赵永升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截至2012年,在中国法国工商会注册的法资企业有1403家,其中落户北京的有481家,落户上海的有595家。赵永升认为,在自贸区的基础上又迎来“金砖银行”,对上海而言可谓双喜临门,将为上海从工业贸易中心到国际金融中心的华丽转身“添砖加瓦”。
“上海:中国经济改革的标志”
在成为金砖银行总部前,上海举办的世博会等国际盛会也常被外界瞩目。今年5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亚信上海峰会后,考察了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地,并要求上海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科学发展先行者,不断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俄罗斯《报纸报》发表题为“上海:中国经济改革的标志”文章称,上海的发展速度让整个世界都感到震惊,在上海的带动下,中国长三角经济区快速发展起来。上海已被称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文章说,从20世纪初,上海与香港就经济和金融地位展开激烈竞争。从2009年起,上海的经济总量就超过香港,位居中国首位。它是中国经济改革和开放的标志性城市,是中国经济改革的样板。
香港《南华早报》评论说,“上海自贸区是中国内地第一个仿照香港自由港制度建立的经济试验场,也是中央政府经济改革中的关键”,意义堪比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深圳特区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始,而30年后的上海自贸区则象征着中国改革进入新时期,也许会有更多的城市和省份今后将跟随“上海模式”进行发展。
法国《费加罗报》去年9月29日在报道上海自贸区的消息时评论说:“作为中国经济改革测试的实验室,上海自贸区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运行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这个谨慎的方法遵从了邓小平‘摸着石头过河’的原则。”文章还援引上海市领导的话说,上海自贸区是体制改革的国家战略核心,旨在提高在“国家竞争”背景下中国的经济业绩。香港《南华早报》分析说:“上海之后还会有哪些省市?广东?天津?其中一件事是确定的,那就是自由贸易区的故事一定会继续下去,不仅是因为高层官员想向前推进经济改革,而且还因为他们必须寻找新的元素,使有吸引力的中国投资故事继续发展下去。”
美国富理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费达20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他过去30年间到过上海“无数次”。他认为上海已发展为世界上最现代、最具活力的都市之一。费达说:“上海还需要积极地强化一些特征,以便向全球商界进一步确认,它是中国自由贸易的推动器。上海自由贸易区正在推进的改革,可能是关键。自贸区重点关注行政方面的改革。行政审批的繁琐,是美国、中国以及其他国家企业在上海面临的一个挑战,因此,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可以很快改善人们对在自贸区做生意便利程度的认知。”除此之外,减少对投资者的限制,也将逐步提升外国企业在上海自贸区的投资。他表示,多年的改革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但这是个渐进的过程,因此,把上海发展为国际中心城市的努力,也是长期的过程。
新上海在中国深化改革中发挥的作用,还体现在一些令外媒感兴趣的细微之处。经合组织近日公布的一项针对15岁青少年基础金融概念的测试结果发现,上海青少年平均得分603分,与美国、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大城市青少年相比,上海遥遥领先。《华尔街日报》6月引述总部设在美国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城市土地学会的最新调查显示,在中国36个大城市投资前景的排名中,上海仍居榜首,之后是深圳、北京和广州。上海最受投资者青睐,地铁系统已扩展至上海自贸区和计划2015年底开业的上海迪士尼乐园周边地区,这些地区都充满商机。城市土地学会在报告中提到,海外投资者和开发商普遍认为上海是最透明、最便捷的投资目的地。
二三线城市还缺“上海速度”
费达还是美国国际商务理事会中国委员会联合主席,他表示,鉴于上海发展迅速,很难拿上海和旧金山等与它结成姐妹城市的美国城市做比较。费达说:“上海集一些美国现代都市的优秀品质于一身,包括纽约、旧金山、芝加哥、亚特兰大等。我相信上海正处在成为西太平洋一个顶级都市的进程中。”
“上海是适宜普通人生活的城市,你可以放心地走进每一条街道,这是印度任何城市都做不到的。”《印度时报》专栏作家拉吉夫在《惊讶上海》一文中这样对比上海与孟买。他还写道:“包容性发展在上海不是口号,而是现实。”
一名经常往来于中日间的日本贸易商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很多日本人定居上海,以前他们爱说“上海就像日本的大阪(日本第二大城市)”,但现在觉得上海的经济规模、活力和城市建设正不断赶上东京,上海的生活消费水平也在攀升。这名日本商人说,上海的未来值得期待,但有一些“软件”问题还需要改善。有一次,他在上海的一家银行看到有人办理向外国汇款业务,竟然花费一上午的时间,在银行的一楼和二楼之间跑来跑去。他表示:“应当是银行业务员跑上跑下,替顾客完成所有手续。在日本的银行,绝对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考虑到劳动力成本问题,日本一些规模不大的私人小企业更愿意去长三角地区的二三线城市发展。
在很多欧洲学者眼中,上海是现代中国的一个领先例子,但上海并不代表整个中国的发展现状,也不能代表中国的全部。伦敦智库“政策交流”的学者泰德·约翰逊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上海代表的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度,而中国的经济发展并不能完全用“上海速度”来概括。在不少中国二三线城市,当地经济发展还很慢,市民收入以及生活质量都与上海有着很大差距。约翰逊说,上海经济繁荣景象和纽约很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家资本的投入,而不是国际市场资金的自由流动。上海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金融中心,还必须解决上海目前所面临的潜在问题。
上海数造精研三维扫描仪和3D打印机,是一家集生产、研发、销售、服务为一体的3D数字化高科技公司。
欢迎添加微信号:shuzao_3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