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CCTV2 十九大特别报道,鑫精合金属3D打印,中国创新 、创造奇迹

3D打印动态
2017
10/23
20:54
分享
评论
南极熊预告,3D打印业界人士都不要错过,2017年10月23日,晚上21:15,央视二套CCTV2经济半小时播出十九大特别报道(详细文字实录在本帖二楼)!中国金属3D打印新势力——北京鑫精合很荣幸,被我党选中,作为“中国经济新坐标:中国创新  创造奇迹”典型代表,大篇幅报道。再结合10月份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9亿经费,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第二,新能源汽车第一”,足以可见国家对3D打印行业的重视。 微信图片_20171023203749.jpg

其实,早在2017年9月5日,央视二套经济半小时就已经播出过鑫精合了,《金属3D打印厂商鑫精合,获1.5亿元B轮融资》http://www.nanjixiong.com/thread-122413-1-1.html


微信图片_20171023203744.jpg
另外,南极熊了解到,北京鑫精合将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合作,有意想了解金属3D打印合作细节的,可填写申请报名https://www.wenjuan.in/s/6RfUry/




下面这个视频,从第11分钟开始,讲述的就是中国金属3D打印的创造和创新




上一篇:荷兰公司造出强大轨道式机械臂3D打印机,将为机场打印地板
下一篇:让3D打印走出实验室,从原型设计走向批量生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17-10-23 21: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10月23日晚,CCTV2央视经济半小时,播出了鑫精合与斯棱曼战略合作签约仪式的画面,央视记者同时也专访了斯棱曼的首席执行官 柏格斯豪森。南极熊对这个签约也做了现场报道《2亿多元的50台金属3D打印机签约订单,鑫精合与SLM有何布局?》http://www.nanjixiong.com/thread-122784-1-1.html
1.jpg
下文是央视这次报道的部分文字实录

最近几年,我国的3D打印技术发展也很快,在一些领域已经走到世界前列。
零部件减重50% 工期缩短到一周 3D打印提速中国航天梦
在北京市昌平区的一间厂房,正在生产着钛合金、铝合金、不锈钢等多种金属的零部件。但是与其它的冶金厂房不同,在这里,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看不到金属锻造的大型设备,也看不到很多的技术工人操作,只看见一台台3D打印的机器在忙碌地工作着。经过两天时间,一个结构非常复杂和精巧的钛金属立方体显现出来。


鑫精合激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孙峰:钛合金在我们冶金行业,是一种非常难成形的一种材料牌号,它的冶金工艺非常的复杂,通过我们这次3D打印工艺,把这么难做的一个钛合金,通过我们3D打印工艺,呈现出这样一个轻量化的结构来。

在制造业中,传统制造的方式是 “减材制造”,它是利用已有的几何模型工件,用工具将材料逐步切削、打磨、减少,最终成为所需要的零件。而3D打印则恰恰相反,它是根据一个数字三维文件,在一个完全没有任何材料的平面上,一点点逐层打印、添加材料,最终形成一个三维整体,这就是所谓的3D打印,也被称为“增材制造”。而金属材料的3D打印技术门槛高,难度大,附加值高,金属3D打印的产值也占到了整个3D打印行业的80%以上。

3D打印机打出的零件,和用传统方式锻造的金属零件相比,强度性能怎么样?孙峰告诉记者,钛合金大约有800-1000倍的一个载荷,这0.5公斤重的钛合金的立方体,承受100公斤的压力没有任何问题。

而这样一个边长20厘米左右的立方体,如果用传统的金属铸造工艺制造,重量至少要在5公斤以上,而这个零件的重量却只有0.5公斤,只有以前的十分之一,大大减轻了重量,却具备高强度。

正因为这个轻量化、高强度特性,目前,在我国很多飞机、船舶甚至航天器的重要零部件上,都可以见到金属3D打印的身影。无论是飞机、船舶的发动机、零部件,还是运载火箭、空间航天飞行器、无人机等航空航天设备,金属3D打印部件正在悄悄地取代着传统制造的零件。

孙峰:它主要用于咱们航天应用上,它的轻量化效果非常的好,整个零件它的减重达到了30%以上,它给咱们整个火箭发射这一块,成本节约了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人民币的一个效果。

航天器对重量的要求十分苛刻,轻量化又有强度的3D打印零件,成了一个很好的选择。航天器上很多大大小小的零件,都可以用这种结构来替代原有的较为笨重的金属。甚至一根头发丝,就可以吊起来一个体积不小的卫星上的小零件。

孙峰:新兴的轻量化的小型卫星,通过我们3D打印工艺它可以实现整个结构体重减轻,而且整个制造过程非常快,我们传统制造业来说,制造一颗卫星它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通过我们3D打印工艺实现整个卫星的机构,可能只需要十几天的时间,一颗小的卫星可以打出来。

不仅可以在轻盈精巧的方面可以完胜,3D打印也在颠覆着大型金属部件的制造方式。在另一间厂房里,一个大型的钛合金航天器零件,即将在这台由中国民营企业自主研发的大型金属3D打印机里诞生。

鑫精合激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广生:整个零件的直径是将近4米,这么大的一个投影面积的一个钛合金,靠传统的工艺用这个模锻就是很难加工出来的,我们这个3D打印可以很轻松解决这个问题。

与小型的精密的金属3D打印机的技术不同,大型的打印机采取了另一种不同的技术方式——同轴送粉工艺。而中国在这项技术上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先列。目前,能用3D打印技术制造出达到锻造水平的金属部件的国家,只有德国、美国、中国等少数几个。而鑫精合批量制造大型钛金属结构件的能力已经在国际领先。

这种激光“打印”金属粉末的工艺,使得金属材料冷却凝固速度极快,组织细小,力学性能优异,也具备了像锻件一样的高强度。
直径4米的航天器部件拆分成6个2米左右的大零件,一一3D打印并加工后,再进行整体焊接。在过去,这样巨大的金属件从开模具到锻造,再到机械加工,是个非常浩大的工程,通常需要一年时间才能完成,而用3D打印的方式,仅需要3-6个月。经过25天的连续打印,这个大型的钛合金零件即将生产完成。

这个巨大的钛合金零件,即将用在载人航天器上的飞行员返回舱,它要承受返回舱穿过大气层,着陆地面的巨大冲击力,所以对金属部件的性能要求也是极为苛刻。工作人员们对3D打印出来的金属性能一一进行检测,显示金属强度已经超过客户提出指标的5%以上。

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的展厅,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看到了“嫦娥三号”的着陆器,里面装载着“玉兔号”的月球车,也就是巡视器。这些航天器对于减少重量的要求,可谓是严苛之极,因为每增加一克的重量,就会给发射带来很高的成本,并且会加大航天项目的复杂性,甚至直接影响到整个方案的可行性。为了减轻每一克的重量,他们从材料和结构上想了任何可能的办法。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体部增材制造技术项目经理 张啸雨:这个就是我们目前工程上最轻的材料,叫蜂窝夹层结构,这种结构里面全部是蜂窝,然后上下的面用的是碳纤维。这种碳纤维非常昂贵,它的一公斤差不多要比那个同等重量的黄金还要贵一些。

碳纤维材料,加之蜂窝状的结构,这几乎已经达到了减重的极限,但是工程技术人员对此还是不满意,他们希望重量再降低一些。3D打印钛合金将大显身手。

张啸雨:第一个就是从技术上来说,相比以前这种结构形式,我们有的零件甚至说减重超过30%到50%;第二个就是它的周期,原来比如说我们一个零件可能需要3到5个月,甚至说是快点的话也得45天到60天这样一个情况,现在我们用3D打印,有些零件可能我们大概需要一周就可以干出来。

重量大大减轻,工序大大减少,3D打印对于航天器的改善显而易见。无论是嫦娥三号的着陆器件,还是载人航天器的大型返回舱,用3D打印的新制造方式来替代,都会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张啸雨告诉记者,他们目前已经有60-100件产品完成了制造阶段,正在开始做力学实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推动3D打印

关注南极熊

通知

联系QQ/微信9:00-16:00

392908259

南极熊3D打印网

致力于推动3D打印产业发展

Copyright © 2024 南极熊 By 3D打印 ( 京ICP备1404241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351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