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主题:激荡金属制品数十年,发力3D打印,昶联实现数十万件量级终端零部件应用
镜头1.诺基亚手机照片。解说词:你知道吗?1998年开始,七八千元一部的待机时间可长达10天的诺基亚手机就用上了金属注射成型(简称MIM)零件。
镜头2.昶联大门视频。解说词:这个零件的生产,来自香港中南集团旗下金属材料应用制品公司——广州昶联。
镜头3. iphone4手机照片。解说词:2011年后,苹果的传奇机型Iphone4横空出世,它选用了几个MIM件,产业需求开始大增。面对量大、零件体积小、有强度、形状复杂以及具有金属质感的多重条件下,传统的成型工艺如铸造、锻造CNC加工等已经无法满足需求,而MIM就在这样的一个状况下崭露头角,开始被应用于iPhone手机的制造上,从此变成了近几十年较新的工艺制程之一,被苹果重用至今。
镜头4.表带、表壳视频。解说词:昶联在1992年创业之初,一开始主要是做手表的表壳、表带等零部件,有大量订单,是这中国大陆最早规模化应用金属注射成型工艺的大厂,位居龙头老大曾经长达十多年。
镜头5.惠普金属3D打印车间视频。
解说词:如今,这个全球大型的金属粉末注射成型生产与粉末冶金工艺拓展基地,开始发力新的金属制造工艺。当业内普遍还在质疑、观望和犹豫的时候,2019年,昶联就与世界知名终端客戶联合开发及采用粘结剂喷射金属3D打印技术(简称MBJ),率先引入惠普的 Metal Jet系统,价值数千万元。系统包括金属3D打印机、固化站、构建单元三大组成部分。南极熊获悉,目前昶联已经实现3D打印生产及交付数十万件数量级的3C产品外观零件。
镜头6.MIM与MBJ的对比示意图。解说词:一个传统的MIM厂商来真正规模化应用粘结剂喷射金属3D打印技术,或许比一个单纯的3D打印公司,优势要明显得多吗?因为除了零件成型阶段,MIM是注塑、MBJ是3D打印有所不同之外,后面的脱脂烧结、热等静压、渗氮、CNC、表面处理等工艺环节都是一样的。而且,在整个终端产品价值链中,后处理占比份额很大。
镜头7.昶联厂区视频。
解说词:南极熊实地探访了昶联位于广州南沙大岗镇的工业园区,揭开这个建立了30多年的工厂内部情况。创业于1992年,总建筑面积达5万平米,员工人数超过1000人。另外,2021年又在江西赣州新建了8.2万平米的新基地。它拥有原材料开发、模具设计制造、注塑成型生产、表面处理及热等静压综合应用等工艺,可以实现MIM等金属制品全产业链闭环。如果你继续看完它的完整工艺,就会不得不惊呼:一个小小的金属零件,制造出来也太复杂了!
镜头8.工模制造中心。解说词:要想用MIM技术来生产金属零件,需要先制造模具,昶联独立的工模制造中心有80多台设备,可以制造高精密的模具。
镜头9。MIM注塑成型车间。
然后把不锈钢等金属颗粒原料,送入MIM注塑机,在模具中注射成金属零件。昶联有270台注塑机,应用材料包括不锈钢 (316L, 304L, 17-4PH, 无镍不锈钢),钛,钨
镜头10.镁合金、铝合金射出成型车间。
解说词:类似的技术,还有更高端的镁合金、铝合金射出成型,昶联年原料消耗量各超过 300 吨
镜头11. 连续式烧结炉和独立式烧结炉
解说词:金属成型为生胚之后,还需要经过热脱脂烧结。昶联拥有 9 台连续式烧结炉,每台价值上千万元;还有7台独立烧结炉。昶联年原料消耗量超过 500 吨,特别适合于大批量产品的生产。
镜头12.HIP热等静压量产炉。
解说词:当金属制品需要高性能的时候,就需要经过热等静压H I P处理。 这是一种先进的制造工艺,利用高温高压同时作用,使金属或陶瓷制品经受各方向同等压力,促进材料的致密化和微结构的优化。最终得到优异的机械性能、耐腐蚀性和耐磨性。从而使制件得以烧结和致密化的工艺技术。昶联在2014年开始引入设备,并开始工艺技术的应用开发,目前拥有 2 台量产炉,每台价值上千万元,和 1 台试验炉。
镜头13.CNC加工中心。
解说词:零件有了高性能之后,还可以经过CNC加工,获得更优异的精度和公差。昶联共拥有 500 台机台,此外,昶联还有喷砂、打磨抛光、电浆抛光、溜光、镭射打标,同時配合兄弟公司的拉丝、真空镀膜PVD、喷油和微弧氧化等表面处理工艺,
镜头14.昶联MIM零件自动尺寸及自动外观检查车间。
解说词:金属制品零件做好之后,还需要检测尺寸和外观,看看产品是否合格。每年几千万上亿个零件的出货,要检查下来全靠自动化,否则得上数百质检工人。昶联MIM零件自动尺寸及自动外观检查车间共有1044套设备。
镜头15.测量室和实验室。解说词:昶联品质管理中心,员工达150人左右,设有独立的实验室,测量室,品质工程组,使用来自全球的高端仪器,可高效准确对应30余项检查检测,实现精准品控。
镜头16.昶联的金属制品样件、厂区视频,昶联总经理廖志雄照片。
解说词:依靠MIM等工艺技术,昶联年销售额达十几亿元,属于国内的龙头厂商。激荡金属制品数十年,如今发力粘结剂喷射金属3D打印技术,已经实现了数十万件量的级终端零部件应用。昶联总经理廖志雄从事MIM金属制品超过30年,在南极熊的专访中表示,“要想做这种量级的应用,需要一个完善的生态技术系统才能完成,不光是3D打印,还要涉及原材料开发、3D打印工艺、烧结工艺、HIP热等静压、抛光打磨、CNC等。其实相对于3D打印工艺技术,我更期望看到更多适合3D打印的设计,它可以很灵活、很方便得去做有价值的产品。不要有“用3D打印来做让成本便宜点” 这种思维。而更应该去充分利用3D打印对产品设计的灵活性、减重(空心、拓扑强化结构))、减少装配(多个零件整合成一个)等,所带来的后期利益最大化。”你觉得3D打印,会有多大的未来呢?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