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极熊的印象里面,上海美女多,而且非常喜欢浪漫。那么3D打印可以如此虏获上海美女的心呢?婚礼!! 全球首例3D打印婚礼在沪“极致盛放”。这场婚礼的新郎Steven Ma是一位毕业于美国南加州建筑学院(SCI-Arc)的加拿大籍华裔建筑设计师。美丽的新娘Leirah Wang则是一位本科与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后在芬兰阿尔托大学从事设计研究的女博士。
南极熊结婚了,也要新娘穿上这样的婚纱!!
下面是FabUion带来的对男主角Steven Ma的独家专访:
祝贺您和王蕾新婚愉快,作为公司的合伙人,能不能跟我们简单分享一下你们的事业和爱情之路?
我们是在赫尔辛基偶遇的。那时候我被Leirah所在的芬兰阿尔托大学(AaltoUniversity)聘请客座教授,在ADD教数字设计。我们在研究生毕业展览上遇见。我一直跟在她后面走了2个小时,不过当时她没有发现。在欧洲我们一直是往返赫尔辛基和维也纳。今年我们在Leirah博士完成之后搬回上海,与另一个搭档鲁彬共同成立了“极致盛放”,名字来源于我在08年的品牌Xuberance,注册的时候发现我们是中国第一家“三维设计”。我们幸运的是,中国正处在3D打印热潮,但大多数3D企业都是机器销售,于是我们的设计优势便顺势凸现出来。所以“顺势而动”一直是我们个人和事业的发展基调。
3D打印的衣服,足够性感,你懂的。
在Leirah 看来3D打印并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东西,其实它完全可以和生活融合在一起。比如说在这场婚礼当中所运用到的灯具、喜糖盒、筷子、首饰、甚至包括结婚戒指、手捧花、婚纱等等全部都是由3D打印制成。她把这些小而美好的事物称之为日常生活美学。在她看来,这些每天都能触摸到感受到的小物件,如果能把它们的每一个细节都做到精致完美,对每个人的生活品质都会有很大的提升。而那些宏大的建筑虽看似雄伟,但其实和普通人的生活并无太大联系,反而是一个精美的茶杯或者一盏好看的台灯,会更加的令人满足。3D打印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开启了一扇通往无限可能的大门,而如何将3D打印和实际生活相结合,则需要设计师无尽的创意和设计去实现。
为什么会想到用3D打印的方式来呈现自己的婚礼?3D打印对二位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做一场3D打印的婚礼的初衷因为之前我们已经做过一些3D打印首饰作品,有一定积累,比如我们自己设计的《缠绕》戒指是用我们两个人的名字缩写“S”“L”来为原型的。还有我们给所有来宾的回礼SLA打印的的金玫瑰花首饰盒《锁芳篇》,是为了纪念我向Leirah求婚时候用巧克力金箔纸折的金玫瑰花而设计的。还有一个原因,我们希望用金属打印的金饰去替代传统的“龙凤镯”。香港新娘的婚礼服饰中需要佩戴大量的金饰,但都是很夸张的传统龙凤造型,而Leirah希望现代一些的饰品,于是我们设计了这样既符合传统礼数,又符合当代审美的“黄金婚礼饰品”系列。之后这个“3D婚礼”的想法又逐渐蔓延到手捧花、嫁妆、桌上陈设甚至蛋糕、甜点等等。所以这系列对于我们有很特别的纪念意义,很符合我们用新技术来重新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的设计路线。
3D打印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极致盛放的婚礼。3D打印作为一项技术,能够将设计师的天马行空的想法得以完美呈现。在讨论打印技术之前,我们同样关心这些美轮美奂的物品的设计过程,这场婚礼3D打印设计是否有一个统一的主题,这些炫目的形式是如何在设计过程得以完成的呢?
是的,这一系列产品的确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凤凰的羽翼,这个系列的名字叫《侵天篇》,取意“凤凰涅槃而生,凤凰侵天而巢”。侵天,就是极高的云端。凤凰也是寓意不可及的理想,通过努力一步一步丰满着自己的羽翼,终有一日找到比翼齐飞的另一半,侵天筑巢而居。以凤凰为婚礼主题不足为奇,也是中国传统,但是以不同的3D技术方可达到的形态来诠释,这是我们设计的新意。这些炫目的造型都是用一个设计单元,逐渐组合生长出来的,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3D打印的优势就是将这些复杂的形态最大化的呈现出来,允许设计师不受或者少受制作条件约束,将创意“极致盛放”出来,这也是我们取名的含义。
能简单介绍一下这场婚礼打印中所用到的3D打印设备吗?
主要是SLS高分子合成材料,俗称尼龙粉末都是德国EOS机器打印的;还有SLA,聚酯类材料,之后做一些后处理的工艺。桌面上的装饰玫瑰盒是我们用自己Xuerance-X1机器打的,2台机器同时打印,大约50多朵玫瑰花,差不多打了2周。还有一些金属打印,我们是从荷兰shapeways定做的。其实,在中国武汉,意造网也可以做各种各样的3D打印定制。
众所周知,目前3D打印设备对打印材料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它甚至是3D打印不能迅速普及以及不能规模化生产的主要障碍。在这场婚礼的3D打印物品在主要使用了哪些打印材料?这些材料相应的打印技术是否有什么差别呢?婚礼打印在材料上是否有什么创新吗?
迅速普及和规模化生产根本就不是3D打印设计的评价标准。说到普及,我们打个通俗的比喻——人人都在看电视,但是有多少观众需要自己制造电视机,和制造电视节目呢?人人都可以手机照相和拍视频,但这也并没有影响到摄影师和摄像师的生存。毕竟“专业的三维设计”和“基础的群众尝试”是有区分的。随着产业成熟会逐渐细分,各种层级会逐渐的浮现出来。再说到规模生产,3D打印是为了满足定制化的市场需求,跟规模化生产不是替代关系,而是有益的补充,弥补了大规模生产所做不到的定制需求市场,因此用户需求点完全不同。所以至少对我们而言,不太能够感受到这所谓的“障碍”。
这场婚礼使用的材料有尼龙粉末,金属,polyjet,PLA,ABS等材料,以及运用了SLS(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SLA(光固化成型),SLM(选择性激光熔凝),FDM(熔融沉积成型)等3D打印技术。这些每一种材料相对应的都是完全不同的打印技术,相应的也是各种的打印设备,以及完全不同的打印服务商。在设计完成户,我们大量工作都是在与各种厂家进行数据对接、打样试错、调试后期效果等等。其中往来数据、邮件不计其数,我们的团队真可谓是呕心沥血。婚礼在打印材料研发本身上没有创新,是在材料的使用上进行创新。比如将这些工业用的打印材料和打印机用在日常用品的制作,比如服装、首饰、器皿、餐具上等等,让人们看到3D打印在日常生活中的美感与可及性。
婚礼使用了黑色和白色作为主色调,在整体风格的呈现上是以欧式为主。而我们知道目前3D打印的在色彩方面是有一定的局限的,婚礼选择黑白色调是否与彩色打印技术问题有关呢?
其实黑白色使我们两个日常的着装颜色,我是纯黑的,衣柜里面全部是黑色的衣服;而Leirah 都是黑白搭配的。同时,在过去的近一个世纪中上海音乐厅的空间都是以金色为主,所以金色是另一个颜色的来源,需要尊重建筑与空间相呼应。另一方面,的确3D打印在材料上是有限制的,而黑白金是饰最常用、最出效果的颜色,这样设定的主题色也正好扬长避短了。
整场婚礼中最耀眼的3D打印物品无疑是新娘的3D打印婚纱,能不能谈谈这件婚纱从设计到打印完成的过程,尤其是其中的技术因素?
这件婚纱分为两个部分——头纱和礼服,这两部分用了完全不同的手法,但都是基于一个主题元素。礼服彰显戏剧化,雕塑感,所以空间手法上比较“实”;头纱是彰显蕾丝般的唯美,通透感,体量上比较“虚”。礼服是先用3D扫描出Leirah的人体数字模型,之后再在Maya中附着上服装,是纯粹的“立体剪裁”,绝对的量体裁衣的高级定制;而头纱是用锁扣结构,锁扣结构可以形成渐变开洞,呈现蕾丝般的图案,并且这样的结构使得头纱体量很轻薄,柔软,适合头部佩戴,只需要用发卡固定在发髻上即可。不过原本我们打算打印出2.7米长的头纱,然而因为数据量过大,机器打到一大半的时候卡掉了,所以很遗憾现在只有两片1米多的短头纱。留了一些遗憾,希望在不久的未来能够完成。
在整个过程中,从设计到实施,有没有遇到什么让您印象深刻的问题?
3D打印仍然有很多不可预见的问题,各种不可控的“意外”。主要在时间的控制上,应该预留更多,不然会比较被动。比如冷却的时间,形体过细,模型数据量过大,软件切片数据过大等等,有教训也有惊喜。Learning by doing,很多合作方都需要再进一步磨合。这对于我们也是一个过程和经验的迅速积累。以后会通过这次的经验更好地对接手中的打印资源。
这次婚礼当中所运用到的灯具、喜糖盒、筷子、首饰、甚至包括结婚戒指、手捧花、婚纱等等全部都是由3D打印制成,这些多属于日常生活用品。您毕业于美国南加州建筑学院(SCI-Arc),也在蓝天组工作过,作为一名建筑师,能不能谈谈3D打印对自己建筑师的身份有什么影响?3D打印在未来的建筑设计中会担任什么角色?
首先,不可否认,建筑师对于3D打印设计有一定的优势,因为擅长三维空间塑造。其次日常生活用品也是空间与人的关系,这一点与建筑的构建差别不大,只是尺度的不同。无论是设计日常用品,还是公共空间地标性建筑,我一直将“数字雕塑主义”作为我个人塑造空间的审美出发点,所以设计上只有尺度的不同,没有用品门类之分。
3D打印是任何一个SCI-Arc学生再熟悉不过的塑型工具。三维打印会对学生在设计思维上有着颠覆性的改变,这可能还没有被大多设计教育者认识到。因为在设计塑形初期再也不是二维的草图可以表达了,而是直接在软件中生成三维的空间塑形,这是一个二维思维模式到三维思维模式。
3D打印在现在的建筑设计中已经是塑形、推敲空间的必要工具,能够为复杂形态提供解决的可能性,而这直接关乎于BIM的使用和普及。2017年BIM的推广和强制使用,将会把3D打印在建筑设计上的优势凸现出来。
这场婚礼让我们看到了3D打印的巨大市场和未来前景,xuberance在未来的发展方面有什么想法?
让人们看到了3D打印的巨大市场和未来前景,这也许就是这场婚礼最大的意义。Xuberance/极致盛放在未来将会坚持两条路线:一个是3D打印的设计品销售;另一个是“3D打印化”服务,指的是设计师来图加工和3D打印专业培训。在积累一定的销售数据后,在2015年下半年我们也会进行3D打印产品的用户研究,出版一些用户体验的研究报告,为以后的设计师和从业者提供参考依据。内容来自FabUn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