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焊工被重达数百公斤的钢柱打中,造成7根肋骨骨折,每根肋骨断成数截。湖南省人民医院心胸外科采用3D打印技术确定骨折部位、明确手术切口,最终成功施行手术。国内外文献查新显示:“未见3D打印技术运用于肋骨骨折手术的报道”。
25岁的潘勇(化名)是江西丰县人,在岳阳汨罗一处建筑工地从事电焊工作。11月7日下午1时许,他在焊接一根高约五六米、半米粗、重达数百公斤的钢柱时,柱子突然倾倒,打中他的右侧胸部。“很痛,好在没有砸到头,不然脑浆都会被砸出来。”潘勇说起来还有些后怕。随即,工友将他送往当地医院,并于9日晚上7时许转往湖南省人民医院心胸外科病房。
X片检查发现,潘勇第2-8根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其中第4肋骨断成5截,还有双肺挫伤、右侧血气胸,这些让他不敢大口呼吸,更不敢咳嗽。由于潘勇体型偏胖,皮下脂肪厚,加上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导致胸壁软化及背部肩胛骨遮挡,很难从体表准确触及具体骨折部位,这给精确确定肋骨骨折部位和手术切口设计带来一定困难。
为了更精确的定位骨折和尽量减少切口的创伤,经过科内讨论及与放射科、麻醉科、手术室等科室合作,心胸外科张志功医师在杨劲松主任和刘一骐教授的指导下,决定利用3D打印技术为患者打印出胸廓骨骼及肋骨骨折与肩胛骨的3D模型。据中国3D打印专业媒体平台南极熊了解,整个过程是这样的:首先,为患者做了胸部的CT扫描,然后将数据导入专门软件,再用3D打印机等比例缩放,接着用光敏树脂材料打印出肋骨骨折与肩胛骨模型,最后由医生对着实体骨折模型进行手术设计,以便制定手术方案和确定骨头内的固定位置。另外,由于有了实体模型,医生得以在术前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沟通,让他们更加直观地了解手术过程、肋骨多处骨折与肩胛骨的关系及解决方法。
在11月9日晚上的手术中,医生首先根据3D模型实时确认骨折断端的位置,然后为潘勇施行了胸腔镜探查+开放性肋骨骨折内固定+右肺修补手术。由于采用了3D打印技术,使得手术更精准,创伤更小,过去需要3小时才能完成的手术缩短为2小时,麻醉时间和出血量都减少,降低了患者肋骨固定器感染的可能性。术后,患者从监护室转回普通病房,一周后康复出院。
延伸阅读:《湖南施行世界首例3D打印技术应用于肋骨骨折手术》
转自泡泡网
|
上一篇:3DS联手两大机构创建机器人子宫切除术训练模块下一篇:小T带你探秘首届Beijing Mini Maker Fai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