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人才居然也有四六级的标准了

3D打印动态
2015
12/05
08:22
分享
评论
1.jpg

2015年12月5日,南极熊到常州参加“3D圈圈杯”第8届全国3D大赛暨3D大会,发现了一个可能让3D打印领域的人士高兴的事情:3D人才开始有了四六级的标准。前段时间,南极熊推出中国3D打印人才库,其中多数企业都缺少3D建模方面的人才。


“3D人才”成转型关键 “3D四六级”标准国内首发
12月5日,“3D圈圈杯”第8届全国3D大赛暨3D大会在江苏省常州市拉开帷幕。全年历经初赛(3-5月)、复赛(6-10月),选自全国800多所院校、培训机构及企业的563支参赛团队将在5日至6日现场对决3D创新能力。同时,数百位国内业界权威专家、投资机构负责人及千余家3D上下游企业将齐聚常州,共同打造3D全产业链盛宴。

本届赛会期间的一大亮点,是全国3D大赛将在积淀8年之后,在产学研用等多方达成理论共识和试点实践的基础上,推出国内首个三维数字化技术应用能力测评与认证体系(简称“3D四六级”),以及3D技术垂直领域人才职业发展与招聘服务网站——“3D圈圈网”。

“3D四六级”与“3D圈圈网”的推出,取自全国3D大赛产教融合的实践、源自对行业应用需求的广大呼声、也来自于产业联盟的深度融合。在以服务行业需求、服务产业实践、服务创新创业为目标的发展过程中,全国3D大赛不断在进步与完善,力求在产业变革背景下更好地服务于行业创新发展、产业转型升级。

3D已成通用“语言” 3D人才却无恰当评判标准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为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规划了行动纲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

在此当中,设计制造的三维数字化,是实现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的基础;互联互通数据网络化成为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云端共享分布众包化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方向。

同时,以“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四众)为代表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习总书记提出的“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战略思维为我们找到发展新动力提供了重要遵循。“转方式、调结构”是十分紧迫又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技术升级发展作保障,更需要与之相匹配相适应的人才培养转型升级作支撑。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三维数字化技术(3 Dimensional,简称“3D”)已经逐渐变得像英语、计算机一样,成为发展新常态下的普遍性、工具性技术之一,是我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的基本“语言”、“工具”和“平台”,也是3D+/CPS时代到来的重要前提与标志。可以说,3D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已经跨入3D大众化的时代。

一面,是3D逐渐成为创新创业的“通用语言”;另一方面,我国3D人才的培养体系却存在着诸多问题,缺乏评判人才3D技术应用能力的统一标准。

这造成了三大问题:第一,3D人才的培养缺乏指导,培养方向、目标、标准不明晰;第二,3D人才的遴选、甄别、招聘、晋级缺乏客观指导标准和参考;第三,CPS(信息物理系统)的推进,缺乏可靠、高效、基本的支撑和保障。

人才是兴国之本,发展之源,特别是在3D 技术的行业应用日渐普及的今天,3D人才培养的短板,无法适应和满足工业4.0时代,“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和需要。社会的发展、产业的转型升级、技术的进步急切需要建立3D技术能力体系标准。

“建立三维数字化技术应用能力测评与认证体系,是推动3D技术普及、提升创新驱动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的重要一环,更事关中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中国装备的市场竞争力。” 全国3D大赛暨3D大会组委会执行主任、科技部十三五先进制造规划专家组组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工程师杨海成表示。

八年“四促” 四六级标准在实践中开花结果
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简称“全国3D大赛”),是在国家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创造大国”转变的新的时代背景下开展的一项大型公益赛事,覆盖3D应用各个领域和方向。

自2008年发起举办以来, 全国3D大赛已连续成功举办至第8届,越来越受到各地方、高校和企业的重视,赛事规模不断扩大,参赛高校连续每届超过800所、参赛企业超过1000家,初赛参赛人数连续突破100万人,成为3D技术研发厂商、3D产业应用上下游企业、高校人才教育机构等广泛参与创新设计实践的盛会。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用、以赛促新”作为全国3D大赛的宗旨,来自于3D发展的技术驱动,来自于产业牵引,来自于产教融合实践,更来自于转型升级、自主创新的要求。

全国3D大赛秉承“四促”的宗旨,在八年的发展和积淀历程中,在技术、产业、教育三个领域的广泛参与、互动中,具备了对3D技术应用能力考评、测试的实践基础,形成了考评、测试、评定的框架,并在此基础上与相关各方逐渐凝聚3D技术能力认证标准的思想、理念和共识。

与此同时,源自于全国3D大赛的3D技术能力评定标准,通过“四促”宗旨的传播和影响,在全国部分高校、企业、用人单位中得到了宣传贯彻和试点推行,反响积极、反映良好,具有八年扎实的实践基础。

“3D四六级标准不是空中楼阁,也不是几个月拍脑袋空想出来的标准。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源自于全国3D大赛八年的赛会积累与经验,来自于产、学、研、用各方所达成的理论共识与实践试点的完善。”全国3D大赛暨3D大会组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3D动力集团总裁鲁君尚表示。

“3D四六级”脱胎于全国3D大赛,在赛会实践中形成了自发的理论共识和群众基础,又在产学研多平台的试点实践中得到反馈和完善,形成了较为完善、实践性较强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这也是大赛8年来最大的收获之一。

“八年来,全国3D大赛有四项非常有特色的收获。”鲁君尚介绍说,“3D方面的人才标准、一大批3D技术应用人才、海量的优秀3D作品,以及通过大赛在行业中形成的产学研用良性循环模式。”

3D圈圈网 精准匹配产业&人才双向需求
如果说,“3D四六级”给了行业一把衡量人才3D技术能力的“尺子”,那么“3D圈圈网”的推出,相当于为产业和3D人才之间搭建了一座互通的桥梁,为实现3D人才价值、解决产业3D人才紧缺问题提供了一个双向服务的平台,是进一步完善我国3D人才培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据鲁君尚介绍,为了使“3D四六级”更好地满足3D技术人才使用需求,也更好地服务于3D技术应用企业,“3D四六级”标准的“认证中心”主动对接3D设计制造人才发展服务平台,授权“3D圈圈网”(http://www.3dquanquan.cn)与三维数字化技术水平测试认证结果相关联,并提供认证证书联网查询。

这不仅可以帮助3D人才更好地就业、就好业,让工作者更好的成长和发展;同时也满足用人企业对3D人才招聘、甄别、遴选一站式服务的需求,使“三维数字化技术应用能力测评与认证”成为企业招聘用人的新标准,惠及各方产业生态链。

记者了解到,即将上线的“3D圈圈网”作为3D技术垂直领域人才职业发展与招聘服务网站,融合了全国1500多所高校、30000多家企业产教合作培养经验,精准定位与匹配产业对3D设计制造人才的需求以及3D人才的就业创业梦想,为实现3D人才价值、解决产业3D人才紧缺问题提供双向服务平台。



上一篇:全国3D打印“跑马圈地”:主要产业园及优势分析
下一篇:Moog购入Linear70%股份欲进军金属3D打印领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15-12-5 14: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朝这个方向发展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推动3D打印

关注南极熊

通知

联系QQ/微信9:00-16:00

392908259

南极熊3D打印网

致力于推动3D打印产业发展

Copyright © 2024 南极熊 By 3D打印 ( 京ICP备1404241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351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